欢迎来到上海安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咨询热线

18516249105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4-25  |  点击率:14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基质干细胞,是人们在哺乳动物的骨髓基质中发现的一种具有分化形成骨、软骨、脂肪、神经及成肌细胞的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它们对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SC)不仅有机械支持作用,还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如IL-6,IL-11,LIF,M-CSF及SCF等)来支持造血。
  目前常用的分离MSC的方法主要有全骨髓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全骨髓法即根据干细胞在低血清培养基中有贴壁优势特性,定期换液除去不贴壁细胞,从而达到纯化及扩增MSC的目的。密度梯度离心法即根据骨髓中各细胞成分比重的不同,分离单核细胞进行贴壁培养。二者本质上无多大区别。随着对MSC表面抗原认识的深入,又有人利用免疫方法如流式细胞仪法、免疫磁珠法等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但经过流式或磁珠分选后的细胞出现了增殖缓慢等一些问题,加之成本较高和技术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广泛应用。
  动物实验已经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应用可以较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和软骨损伤的修复,通过体外培养使其覆盖于陶瓷支架或碳纤维网络等再植入患处效果更明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因具有黏附于塑料培养皿壁的能力而易于分享,体外经过长期连续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不会改变其分化潜能,植入以后可以分化成造血以外的组织,如肺、软骨、骨、神经等,并表现出相应组织细胞的表型。